12/29/2008

觸愛團契期末檢討

Dear all:
這裡有各小組名單,大家應該在10月中都有參加小組分配的工作,希望每一位有餐與小組帶領的同工在期末檢討的時候,能夠簡短報告聚會情況﹝約1-2分鐘﹞給大家了解,而在檢討會前我會先寫一些當天討論的東西﹝自我提醒不要忘記ing﹞,包括檢討這學期的聚會和下學期團契的走向。

當天曾老師想跟大家一起討論團契年度cycle,擬定3-4個大方向,可以輪流跑過一次,這是為了避免讓來團契的同學覺得說,每次來好像都差不多,所以今年來明年就不來了;再者,我會先想好一些講員人選,然後請大家一起來想有趣的聚會內容,可以不必拘泥於講員分享、小組討論這種模式,希望972學期團契能增添更多的活潑^u^。因此,請大家能夠百忙中抽空,檢討會初定日期為1/16中午,因伯宜哥他們有活動,下午就離開花蓮,所以定在中午﹝希望下午同學們都沒有排考試﹞,開會地點沒有意外的話通常是在皇后咖哩,地點很彈性,大家方便是最重要。請大家撥控囉!謝謝。

團契邀請中國講員 錢錕博士分享,他將在明年3-5月來台,因日期不確定,所以這四個月的聚會內容會依錢博士來分享的時間做調整

若有同學自願來當同工,歡迎一同參加檢討會。

林宣

12/24/2008

平安夜奇遇記﹝by宣﹞


昨晚的團契報佳音活動,一個字形容,神的恩典真是豐豐富富。

我們首先去總務處報佳音,黃大哥遞了一支麥克風讓我們盡情的唱,真是不好意思,不過還是非常高興他們是如此熱烈歡迎我們,接這去到學務處和教務處,可能大家都忙所以反應不大,但大家還是不吝嗇的給我們很多掌聲鼓勵,最後去到人文處,大家都禮貌的站起來迎接我們,最後還送了我們糖果,反倒是我們什麼都沒準備,感覺真有那麼一點奇怪,剛好學生人數加我3人,輔導兩位,真是有點勢力單薄,一開始真有點擔心晚上的活動會冷冷的,不過我相信神自有祂的旨意,我們就大膽的為福音走出去,我們真的很喜樂,因為大家看見我們了,我們不再是緘默的團契!

接下來就是我們的聖誕奇遇記第首部曲

後來走到校門口,警衛叔叔問說:「你們是報佳音的嗎?」
我們大聲說:「是」
然後警衛叔叔說:「那就給你們唱吧!」
接著我們開始唱,過了幾秒警衛叔叔突然說:「我要去滅火啦」
於是他戴上帽子進入警衛室,當時大家突然冏掉了,不過沒想到過了一分鐘,他突然又出現拿了一包餅乾說,祝大家聖誕節快樂,這餅乾你們拿著吃把!
唱完熙皓哥問說:「請問,大哥是自己人嗎?」
警衛叔叔點點頭說:「是啦!我有去教會。」
後來聽熙皓哥說,以前有一種傳統就是,到人家家裡報佳音,屋主會先出來看看,然後假裝有事先進去房裡,最後才出來祝大家聖誕快樂並表達謝意。
哇哇哇哇!!!!真是太奇妙了,感謝主我們再慈濟有找到一位弟兄的身影。

後來我們沿著馬路一路唱,唱到皇后咖哩,大家做休息吃吃飯喝口茶,因為接著還有更多的店家等著我們呢。

吃飽離開皇后咖哩後我們往下報
第一站就是皇后咖哩,接著我們來到093雞肉飯和鍋燒意麵,093雞肉飯老闆請我們吃了義美牛奶糖,而鍋燒意麵老闆娘為我們奉獻100元。

這時要進入我們的聖誕奇遇記第二部曲

唱完鍋燒意麵這家,隔壁晨光複合式餐飲的老闆娘突然提了一大包橘子說要給我們解解渴,我們本來不打算要報,不過因此停下腳步,問老闆娘說:「阿姨可以讓我們唱兩首嗎?」,她說:「好」,於是我們開始唱,唱完她走出來,熙皓哥再次問同樣的問題,她回答:「我自己本身在國語禮拜堂作禮拜」,聽到她的回答,我心中不住的感謝神,祂再次讓我們與祂的兒女相遇在慈濟這塊地。
我們馬不停蹄往下報,陸續到了珍廚、咖哩多、湯汁雞排,咖哩多的印度老闆包了200塊紅包答謝我們,湯汁雞排阿姨也炸了一大包招牌雞米花讓我們享受,珍廚的阿姨也興奮的跟著我們哼,真是豐富的平安夜!我們接著到了林記麵食、八方雲集、7-11,大家大概都被我們的熱情給震懾了,不過這就是團契原本的面貌,我們就是這麼樣的可愛不是嗎?

接著我們的聖誕奇遇記第三部曲是最美妙的回憶

當我們從7-11出來,有個阿姨說:「我已經跟著你們報好幾站了,你們不是佛教大學嗎?」
我說:「是阿」
她接著問:「那你們是基督教的團體嗎?」
我說:「是的,我們是慈濟大學裡面的團契。」
她疑惑的看著我說:「明明是佛教大學,還有團契啊?」
我答:「雖然是在佛教大學裡面,但我們還是要繼續傳福音,我們團契就是為了傳福音而存在。」
後來阿姨突然塞了1000快到我手中,說:「這當作是我捐給你們的,看到你們我很感動,願神繼續祝福你們」,講完就走了。
我被她的行動嚇到了,除了不斷的謝謝沒有任何反應,後來呆望她的身影漸漸離去,盈瑜說你趕快去問那阿姨在哪作禮拜呀!謝謝盈瑜提醒我才反應過來跑去找她。
我問說:「阿姨請問你在哪裡做禮拜?」
她回答:「我從台北來花蓮玩,自己本身在台北有去教會,今晚剛好看見你們,我覺得你們真的很有勇氣,很感動,願神給你們大大的祝福」。
大家都很驚奇,神為我們預備豐富的恩典,讓我們在寒冷的平安夜,心中燃起熱情的火燄,一路下來,大家或許腳有一點酸,但心中那份平安喜樂,遠遠大過肉體的疲勞;後來我們大家決定,最後一站報佳園,報完大家用額外收到的奉獻一部分作為消夜的錢,讓大家有個完美的ending!

慢慢進入尾聲,也就是這聖誕奇遇記最後一個樂章

休息聊天中意外發現報佳音的團隊中原來有兩位護理系學妹以前在家裡有穩定去教會聚會,但他們社團博覽會中,因為錯過我們團契,所以不知道原來有那麼一個溫馨的小團體,不過來到大學,在諸多誘惑中忘了教會,願神繼續看顧他們。

神真的很奇妙,祂似乎在暗中為我們預備好多天使,增添我們多更多的信心與鼓勵,慈濟平安夜,我們帶著神所預備的恩典,努力唱出優美的音樂,讓我們在平靜的夜裡掀起一波不平凡的影響力。

最後幾位感情較深的成員,來到老師病房,因為我知道老師近幾天可能病痛心情不好,所以想要給老師驚喜,因為老師交待謝絕訪客,但我還是帶大家過去,因為怕被罵,所以我打算躲在外面讓其他人進去就好,沒想到在電梯旁剛好被出來找師母的老師給撞著,大家愣了一下,驚喜就這樣落空,後來我幫老師去找師母,找完正要回到病房的我碰到大夥兒出來,我也就不去打擾老師,就這樣如預期的剛好沒見到老師,神真的好像都幫我們安排好了每分每秒,是如此的精準,讓人不禁讚嘆我們的神真的是全能真神,最後聽大家說他們為老師做了一個簡短的禱告,希望他的身、心、靈都能的到神的撫慰。

大家奮力的高歌,那一幕又一幕的記憶,不斷浮現在我的眼前,可愛的半吊子聖誕老人政翰,奮力張著大嘴餓著肚子唱歌的大朋友葦倫哥﹝其實是可愛的輔導喔!﹞,辛苦拿著海報的熙皓哥與真理姊,一群帶著聖誕帽的可愛同學,學姊的聖誕布丁,長輩們準備的愛心點心,說多不多說少不少的奉獻,一路上充滿歡笑與滿足的臉孔,這真是一個讓我畢生難忘的平安夜。
相片我放在團契相簿,到右邊的連結可以找到,大家可以去回味一下^U^

團契相簿新出爐

我幫大家設定好專屬團契的相簿,去旁邊的連結找一下吧,大家一起回顧在團契的回憶吧↓

代禱信

近期內我會寫一封代禱信,希望讓各教會能夠認識及關心我們。

所以在這邊,希望家願意提供我多一點的團契代禱項目,只要你們覺得團契有不足的地方,請跟我提出來,或者在這篇內容的意見處跟我說,只要能讓我知道的方法都可以。

讓我們一起為觸愛團契向各教會發聲,並在慈濟大學發光發熱。

12/22/2008

聖誕節活動公告

Dear ALL:

再提醒一次,12/24 PM5:00慈悲喜捨大廳集合

當天報佳音活動流程:

  1. 五點於慈悲喜捨大廳集合
  2. 到四個處室報佳音,不到各個老師辦公室啦,因為社長及副社大人沒時間去問老師們的意見,所以先暫緩,在這裡跟大家致歉。
  3. 五點半到皇后咖哩吃晚餐
  4. 六點半準時到莊敬路報佳音
  5. 最後一站為學生宿舍
  6. 活動結束大家一起吃宵夜分享心情吧

PS當天只準備20頂聖誕帽,先到的人20人才有得戴喔!

至於星期三中午,黎明間康食鋪依然有活動,只是觸愛團契無法提供足夠人力,所以不參予協助舉辦,但還是歡迎同學們去現場玩一玩,有手工餅乾可以拿喔!

我們的上帝

I asked God to take away my habit.
我求神把我的惡習拿掉。
God said, No.
神說:不!
It is not for me to take away, but for you to give it up.
不該是我去「拿掉」,該是你去「捨掉」。
I asked God to make my handicapped child whole.
我求神讓我殘缺的孩子健全。
God said, No. 神說:不!
His spirit is whole, his body is only temporary
他的靈性圓滿,他的身體只是暫時的。
I asked God to grant me patience.
我求神賜我耐性。
God said, No.
神說:不!
Patience is a byproduct of tribulations;
it isn't granted, it is learned.
耐性是磨難的副產品,不能被賜予,要從學習而得。
I asked God to give me happiness.
我求神給我幸福快樂。
God said, No.
神說:不!
I give you blessings; Happiness is up to you.
我祝福你,但幸福愉快是你的選擇。
I asked God to spare me pain.
我求神免我於痛苦。
God said, No.
神說:不!
Suffering draws you apart from worldly cares
and brings you closer to me.
苦難讓你厭棄塵世的煩憂,讓你更接近我。
I asked God to make my spirit grow.
我求神長養我的靈性。
God said,No.
神說:不!
You must grow on your own,
but I will prune you to make you fruitful.
你要自己成長,但我會助你修剪荒蕪,富饒你的收成。
I asked God for all things that I might enjoy life.
我求神給我所有物質,令我可以享受生活
God said, No.
神說:不!
I will give you life, so that you may enjoy all things.
我給予你生命,為此,你可以享受一切。
I asked God to help me LOVE others,
as much as He loves me.
我求神助我如同祂愛我一般去愛他人。
God said.......Ahhhh, finally you have the idea.
神說:噢!你終於搞清楚了!.
THIS DAY IS YOURS DON'T THROW IT AWAY .
今天屬於你,不要把它丟棄!
May God Bless You !
主祝福!
'To the world you might be one person;
But to one person you just might be the world'
對這世界來說,你可能只是「某」一個人;
但對「某」一個人來說,你可能就是他的世界。
'May the Lord Bless you and keep you.
願主祝福及守護你.
May the Lord Make his face shine upon you.
願主照耀你.
And give you Peace......Forever.
並賜予你永恆的平和。
‘Good friends are like stars... You don’t always see them, But you know they are always there.」 好友猶如天上的星星,你不常看見他們,但你知道他們永遠都在那裡


謝謝妮珊提供

12/12/2008

感恩節聚餐

感恩節聚餐的相片我放在以下兩個連結,有空去找找自己的身影吧!

12/07/2008

靈修後的心得感觸﹝by佑任﹞

首先一開始我一直在掙扎說,是否要跟嗎那團契的人去馬太鞍的教會參加靈修的活動。因為當時(11/12前)輔導們(伯宜哥、葦侖哥)一直用很熱情的方式希望我能參加。也許他們有為我代禱吧!為我猶豫不決是否要參加靈修的決定做禱告吧!之後隔到下個星期四(11/20)的時候,我在跟嗎那團契裡的負責人正式報名說我要去馬太鞍參加靈修的活動。
後來我認為我做了要去靈修的決定是正確的。因為我在這個活動裡得到了很多東西,像是如何傳福音、如何從聖經裡得到更多神的話語……等。而且如果我真的沒有去這次靈修的活動的話,我會覺得那個禮拜不知要做什麼。因為平常在星期日的時候,我都會去信義長老教會那做禮拜,可是剛好那天說要暫停一次(因為這次的活動)。所以如果我沒參加的話,我會覺得怪怪的。也許是因為聽見神跟我說話說,去了這次的活動,我絕對不會後悔的關係吧!所以最後我答應的輔導們要去靈修的邀約。
在靈修活動的過程中,認識了來自成大的朋友。我當時就想神的力量真大,能把西部的人邀來東部參加我們的活動,真不簡單。活動中我們有上了三個信息、四個訓練。信息中我覺得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有關成功的見證:「靠著聖靈的大能,單單傳講基督,並把結果交托給神。」而訓練中我覺得印象最深的是如何學習傳四律。在最後上完了信息、四律後,我們還動身到光復糖廠,直接把這兩天學習的成果表現出來,也就是練習傳福音。雖然我在光復糖廠傳福音的結果,使我覺得很失望。可是我的同伴宇晨(花教大)安慰我說,剛開始傳福音的過程,都會經歷過這個結果。我聽完之後覺得他說的也對,很多事情不是一開始做了就會成功的。最後我們有做總結的分享以及為這個活動做結束禱告。
最後我自己有期許自己說,我只要有空的話,一定要把上帝的話語(也就是四律)傳給更多、更多的人知道,可以套一句話來解釋我的期許:「好東西要向好朋友分享。」就算失敗了也不要因此氣餒,因為我們已經把神的話語散播給人聽了,最後把結果就交托給神吧!

11/16/2008

王永慶告別式 子女為主做見證﹝取自芥菜種。PRAISE ∈( ・ิ ㋓ ・ิ)∋﹞

「經營之神」王永慶告別儀式11月8日在長庚大學舉行,引起全球華人的廣泛關注,各大主流媒體也都從不同角度紛紛進行報導,對他一生的貢獻作出回顧。不過,在眾多報道中,有一點卻有意無意的被媒體淡化或忽略——他的一家藉告別儀式全力為主做見證。

其實,王家很早就是基督家庭,王永慶的父親王長庚本就是一名虔誠基督徒,到了王永慶這一代,全家都信奉基督教,而王永慶的兒女們也都有著真實的信仰經歷,特別是他的小兒子王文祥更是曾多次分享上帝如何醫治他晚期鼻咽癌的奇跡。

子女藉告別儀式為基督信仰做見證
據中央社報道,當天的告別儀式上,首先觀看王永慶生平回憶錄,接著由總統馬英九頒發褒揚令,表彰王永慶對社會的貢獻,馬英九致辭中肯定王永慶一生卓越不凡,留下耀眼典範,是台灣之光,也絕對當得起台灣之子的美譽。
之後,王永慶的子女王貴雲、王雪齡、王雪紅和王文祥都先後發表追思感言,感念父親教養之恩,並且為所信仰的主耶穌基督做見證。
王文祥獻唱祖父王長庚最喜愛的台語聖詩,並且邀請馬英九等多位貴賓一同站起來敬拜上帝,獻唱給敬愛的父親王永慶。王雪齡以王永慶曾抄寫聖經約翰福音經文給她為例,強調王永慶早已是基督徒,如今息了世上的勞苦,現已在天堂、其樂無比。
王貴雲則以祖父王長庚篤信基督為例,王長庚的遺囑就是要求王永慶帶領子女到教會,孝順的父親曾帶領子女到濟南教會聚會。他相信父親已得到永生。王雪紅則讀一封給父親的信,感念父親滿滿的愛,祖父王長庚無私愛人的福杯傳承給父親,她也會一直傳承下去,她並帶領所有貴賓一同祈禱。
王永慶長子王文洋在告別式最後代表全體家屬致答謝詞,感謝各界親臨追思。王文洋說,王永慶特別重視大學之道止於至善的精神,細數王永慶人生哲學和利益社會造福人群,博愛的精神定會深留在人間,並期待未來能再當王永慶的兒子。

王永慶遺書:財富的本質只是上天托付管理和支配之用
作為營造與擁有巨額財富的王永慶本人,也在辭世之前留給兒女們一封信,告訴他們應該對財富建立正確的態度,曉得財富的本質「終究只是上天托付作妥善管理和支配之用」,他希望子女們在這樣的認知基礎上營造充實人生,充分理解生命的意義所在何處。

全信王永慶–給子女的一封信
子女們:財富雖然是每個人都喜歡的事物,但它並非與生俱來,同時也不是任何人可以隨身帶走。人經由各自努力程度之不同,在其一生當中固然可能累積或多或少之財富,然而當生命終結,辭別人世之時,這些財富將再全數歸還社會,無人可以例外。
因此如果我們透視財富的本質,它終究只是上天托付作妥善管理和支配之用,沒有人可以真正擁有。面對財富問題,我希望你們每一個人都能正確予以認知,並且在這樣的認知基礎上營造充實的人生。
我本出身於貧困家庭,歷經努力耕耘,能夠有所成就。在一生奮鬥過程中,我日益堅定的相信,人生最大的意義和價值所在,乃是藉由一己力量的發揮,能夠對於社會 作出實質貢獻,為人群創造更為美好的發展前景,同時唯有建立這樣的觀念和人生目標,才能在漫長一生當中持續不斷自我期许勉勵,永不懈怠,並且憑以締造若幹 貢獻與成就,而不虛此生。
基於這樣的深刻體會,因此我希望所有子女也都能夠充分理解生命的真義所在,並且出自內心的認同和支持,將我個人財富留給社會大眾,使之繼續發揮促進社會進步,增進人群福祉之 能,並使一生創辦之企業能達到永續之經營,長遠造福員工與社會。
與此同時,我也殷切期盼所有子女,在創業與日常生活中,不忘以服務奉獻社會、造福人群為宗旨,而非只以私利做為追求目標,如此才能建立廣闊和宏偉的見識及胸襟,充分發揮智能力量,而不負於生命之意義。

女兒王雪紅人生心得:與上帝在一起是人生最快樂的時候
其實,子女們在父親告別儀式上的見證只是他們平日生活中的一個體現。無論是王雪紅,還是王文祥,他們在多個場合都曾見證並告白與上帝的關係對他們來說是多麼重要。
王雪紅,美國《商業周刊》評選的2005年度25位「亞洲之星」有她,《華爾街日報》評選的「亞洲女主管10強」有她,她曾名列台灣第一女富豪,她創辦的威盛集團在全球IT產業界舉足輕重。
她說,從生活到事業,基督信仰對她產生著巨大的影響。 「現在,我感覺神就像我身邊的一個朋友,我可以經常找他傾訴和對話。」
內地一家媒體曾到威盛電子北京總部辦公室采訪王雪紅時,發現辦公室裏隨處掛著基督信條。整個威盛電子的發展計劃被王雪紅命名為「迦南計劃」。她說:「上帝說,沒有願景,人會迷失,因為前進的道路中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坎坷和困難。而有了願景,我們就會堅持下去。」
王雪紅認為,創業10多年,自己能一路克服困難堅持下來,「上帝」是她最堅強的後盾。「每次遇到困難的時候,上帝都會告訴,要感謝所有的經歷。於是在禱告的時候就開始感謝,我相信上帝給我的所有經歷都是好的,經曆了困難,我們會變得更好。」
王雪紅有兩個兒子,老大16歲,老二10歲,都生活在美國。王雪紅說,她從不幹預孩子未來的發展方向,但在她心裏,最希望兩個孩子將來當牧師,而不希望他們繼承自己的事業。
她對普魯斯特問卷的作答也濃重體現出基督信仰對她的巨大影響。對「您認為最理想的快樂是什麼樣」,她的答案是「是跟上帝在一起的時候」;對「您對自己外表的哪一點最不滿意」,她的答案是「神給我的東西是最好的。」;對「您使用最多的詞匯是什麼」,她的答案是「感謝」;對「什麼時候是您生命中最快樂的時刻」,她的答案是「跟上帝在一起的時候」;對「您希望以什麼樣的方式死去」,她的答案是「在佈道的時候死去」。

小兒子王文祥見證:經歷上帝神跡醫治晚期鼻咽癌
王永慶的小兒子王文祥是美國全福會的成員,他多次在全福會的活動中見證上帝神跡醫治他晚期鼻咽癌、並且重整他的信仰、事業、家庭和人生的經歷。
四十歲那一年,王文祥向銀行借錢買下美國台塑,準備在事業上大展拳腳之際,卻在簽約後十天發現患鼻咽癌第四期,醫生預測他只有一年的生命。他說:「當時我只有一個問號:『上帝,為何這樣對待我?我到底做錯了什麼?』」王文祥說,面對晴天霹靂般的打擊,他如此質問上帝。更何況,他正值盛年、事業有成,自己又是基督徒,心裏充滿悲痛與不解。
王文祥說自己從小就被父親王永慶訓練成一個堅強的人,但那晚卻是他一生中第一次落淚。面對人生的岔路口,夫妻二人決定向上帝禱告,求上帝為他們指引方向。
經過多次的禱告與考量,王文祥決定飛赴香港治療。雖然他在香港沒有朋友和親人,而且剛開始的經歷也並非一帆風順,但他相信是神為他開的道路,絕望之中他再次向神禱告。結果,上帝引導他馬上找到了最權威的醫生並且當天就開始接受化療,一天時間都沒有耽擱。
之後,上帝又安排一位本來關係並不好的朋友陪他一起讀經、禱告。這位朋友說,倘若他的病要得到徹底醫治必須放下所有仇恨,原諒自己的仇敵。王文祥很順服,他拿起筆和紙寫下了自己過去不能原諒的人的名字,然後一一為他們禱告,求神給他愛心原諒他們,並且祝福他們。這時奇跡發生了,從未說過方言的王文祥,就在當時被聖靈充滿說起方言來,並且像小孩子一樣狂笑十多分鐘。感到自己幾十年的怨氣好像都被主洗刷乾淨了。
後來,王文祥恢複的狀況非常的好,醫生還詢問他是不是有什麼家族偏方,可以幫助他的其他病人。王文祥也只告訴他,我沒有用任何的偏方,甚至中藥、維他命等都沒有,他有的只有上帝,每天來到上帝的面前向祂祈禱。而且,上帝在他治病的期間也幫他管理公司。王文祥說足足有五個半月時間,他在公司的時間不超過十個鐘頭,但那段時間公司的盈餘竟然成長兩倍,還讓他至少還了一半的銀行債款。王文祥笑說:「這當然不是說因為王文祥不在,公司的效率反而提高,而是說這是人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有上帝可以辦得到。」
王文祥告白說,在經歷過那次的癌症,他的生命才真正遇見神。而如今,王文祥只是公司的總裁,董事長的位置一直空缺,不是別的原因,而是他把公司完全交給上帝,讓上帝作董事長。他希望利用自己有限的資源更多回報社會,並且分享見證、傳福音,讓更多人得著救恩的好處。

魯德

-基督日報

10/13/2008

跟學弟的經典對話﹝別問我學弟是誰﹞

林宣:http://godsloveforever.blogspot.com/,去看看吧!沒毒啦放心

學弟:不~~~

林宣:什麼?

學弟:我也想去啦

學弟:我不打新生盃了

林宣:就是要讓你流口水XD

林宣:沒關係啦!還有很多機會

學弟:要淹水

學弟:都是口水

林宣:那天還看了電影說

學弟:不~~~~~

林宣:跟你保證一定還會出去玩

學弟:恩恩

林宣:忘了說大家還吃披薩

學弟:我要下線了

學弟:一群壞人

學弟:沒良心

林宣:哈哈

林宣:你知道學弟妹是做什麼用的嗎

學弟:我那天淋了一下午的雨

學弟:??

林宣:給學長姐欺負用的,哇哈哈哈!XD

學弟:沒有同學愛

學弟:你不是好人

林宣:開玩笑的

學弟:嗯嗯

看完別生氣啊!想刪掉請跟我要密碼自己刪吧!XD

10/07/2008

好玩嗎?

對這次行程滿意嗎?這是我第一次辦活動,很高興大家熱情參與,以後還會有很多戶外活動,大家要保持活力ㄚ!
熙皓哥、真理姐、林宜、盈瑜、致緯、政翰、倩瑩
能和你們一起出去玩,真的滿心歡喜與感謝。
下次要乖乖聽話看「德州電鋸殺人狂」!這樣我才會帶大家出去玩喔。




9/09/2008

辛苦了

辛苦了,真的很謝謝大家,
因為神,我們共同聚集在「慈濟」為福音奮鬥,
也許真的有很多阻礙是別人看不到的,
但我相信,我們只要訂睛在神所賦予我的工作,一切的努力是值得的,
希望大家繼續保持活力,向前衝!雖然辛苦,但別忘了神與我們同在。

東方教會 東方兒童學藝營簡章,請幫忙宣傳

9/07/2008

音契9/24愛與死音樂會<有團契優惠喔!>

親愛的團契主席:收信平安
學期即將開始,相信新生工作陸續展開,也期待新生工作推動順利,帶領更多人認識信仰。在大學生活能認識主確是人生最重要的事。
我是音契同工劉融融,很高興有機會向你介紹音契的事工,音契全名為「財團法人音契文化藝術基金會」,聚集一群學音樂的基督徒老師、畢業生、學生,以『為台灣譜生命之音符』為使命,秉持以音樂來服事時代的決心,透過精緻音樂,在台灣榮耀上帝,並向本地人宣揚福音。為達到使命目標,一年中我們有4場不同性質的演出 :
<12月聖誕音樂佈道會>
邀請一些不願意進教會的人來聽聖誕音樂會,透過溫馨歡樂的聖誔音樂、人生講座,讓未信者了解聖誕節的真諦並有機會認識信仰。

<3、4月的古典聖樂之夜>
藉由改編傳統聖詩以合唱管絃樂團的方式,並演唱歷年偉大經典聖樂選曲,使基督徒認識基督教寶貴豐富的音樂資產,在敬拜讚美方式外,體認莊嚴崇高聖樂之美。

<6月心靈樂篇>
計劃以系列演出歷代偉大的聖樂或神劇作品,期盼能讓基督徒認識並體會不朽的聖樂,對外仍可使人們藉由偉大音樂去感受體會上帝的榮美 。

<9、10月>音契時代篇
藉由我們的信仰,透過音樂對這時代發聲,音契9/24將於國家音樂廳演出 時代篇"愛與死"音樂會 ,希望藉由音樂帶出人類在面對「愛與死」時的種種矛盾、困惑、焦慮,然而這些皆已在十字架得到妥善的、完整的解決的信息,透過一場音樂會所安排的曲目去向聽眾說話,反應出基督徒對人生價值的看法,也希望藉由所唱的,讓人去深思主題後的意義.

9/24(三) 期待邀請你來聆聽"愛與死"音樂會,我們將為你預備兩張票券,也期待主席可以代為介紹給團契的同學,我們也特別為同學預備位於4樓的5折特優票券150元,並且憑此票根可兌換節目單,期待有更多的團契同學可以一同前來聆賞。相信在音樂中能讓你由不同角度重思信仰的真義。
麻煩請回信告知我們你是否可以參加,以及票券寄送地址。另外團契同學訂購的張數也請一併或事後告知。謝謝!!
音契E-MAIL:yinqi@yinqi.org
TEL:02-25850866


以下是指揮金希文老師的一段話相信會讓你稍微了解這場時代篇音樂會的意義
2008 音契的年度重要展演--- 「音契時代篇」就要呈現在國家音樂廳. 當我們有正確的態度來耕耘人生這塊土壤時,我們一定可以得享收割的喜樂.藉著 神賜給人類最美好的心靈語言 --- 音樂, 來體驗 、分享生命的燦爛.
「愛與死」這個主題,有不少人表示不甚了解,所以我希望能夠清楚跟大家解釋, 我們所要表達的內容. 首先, 我先從一位詩人Hart Crane的故事開始, 在加勒比海的船上一躍而結束了自己生命的他, 當時不過32歲, 寫了一首哀悼自己人生似的詩,
所以就這樣的, 我進入這破碎的世界
孤獨的探索幻影般的愛, 它的聲音
風裡的片刻 (我並不知道它翻騰的意圖) , 我們
不久便無奈的走入黑夜
人類從生下來就需要愛 -- 愛與被愛. 當一個社會價值觀越來越扭曲, 人也越來越無法確定他自己在歲月洪流中的價值, 對人生的方向也容易不安. 都更為渴望得到愛. 但是在這喧嘩、吵雜的現代社會, 要聽見真愛的聲音何其困難. 即使有幸得擁有愛, 人類無法不發現自身與所愛的人, 所擁有的愛不過是短暫的,親朋好友的遠離, 都會一再的提醒我們, 我們如同一部機器, 注定寫著同一齣故事.
上半場的音樂, (Lakme, Mahler第十交響曲), 所講的就是人世間的愛與死. 馬勒最後的一首交響曲,仍然在生與死, 愛與痛苦中拍打著. 這首交響曲, 宛如探討生命的文學巨著, 能夠親耳閱讀或演奏此曲, 即使不完全了解, 仍然可以帶給我們無上美學的喜樂與靈魂的內省. 這是發現自己的過程, 是 豐富我們生命的內涵必經的途徑.
下半場音樂開始表達人類在面對 「 愛與死」 的徬徨、無助, 從 【瞻望的年代】 所描寫人在世上, 在自身所意識到的範圍內, 找不到永恆的指望. 因此指出人類有求助於神的必要. 接下來從 【愛與死】到【永愛之始】, 盼望能夠讓聽眾感受到, 原來我們心靈中有那麼一個角落, 連我們自己都不曉得的角落, 是可以聽見 真愛的聲音 . 為了要讓聽眾更能體會這個境界, 音契以舞蹈與聲音結合的景象, 希望能夠讓聽眾發現自己心靈中, 這重要的角落. 當詩班唱出孟德爾頌時候, 我們就如守望者,要向這沉睡的大地宣告, 黎明就要到了, 光明離我們不遠了!上帝沒讓人類墜落絕望的深淵, 上帝永恆計畫裡的 '愛與死', 讓我們可以歡然的走進燦爛的白日:
Blessing: 在一個時間裡注入完全沒有界限的生命
我們都活在一個特定時間裡, 如果能擁有完全沒不受限制, 充滿動能的生命, 這就為福氣, 或祝福. 這場音樂會, 相信能夠幫助我們在發現自己的路途上走更遠, 從演出者到 聽眾, 在人生這塊不大的土壤上, 撒種的心態將會決定, 我們是否蒙福的.



9/06/2008

[分享]為何家人遲遲不信主─是我阻礙了最愛的家人信耶穌?

出自http://www.wretch.cc/blog/ALPHAnfu/24271319
你希望將來在天家遇見你的家人嗎?對於這個盼望,你用什麼方式在努力?

你平常是怎麼和家人分享耶穌的恩典? 基督徒都希望自己的家人也能認識信仰、重生得救,希望將來到了天家,能遇見世上最愛的家人,然而,在家庭福音工作上,正因為關係貼近、生活互動密切,家人比誰都更常觸及我們根深蒂固的性格缺陷、內在軟弱,以及與生俱來的罪性,對於和家人分享福音、發揮信仰影響力,我們常感力不從心;儘管步調積極、心態迫切,卻遲遲不見果效。 

愛是最大的影響力。在親密關係中,我們的生命就是最有力的見證;向家人傳揚福音,必須以自己為出發點,以內在生命的真切展現,親身詮釋基督的恩典。在我們自己身上,通常有什麼樣的軟弱會攔阻家庭福音工作?以下舉出幾個容易絆倒家人的元素:貪戀世俗的生活方式  

舊約中,羅得和他妻子的故事,足以做為我們帶領家人信主過程的借鑑:羅得是個義人,然而卻因貪戀世俗的慾望,選擇了罪惡淫亂的所多瑪城,以致眼見家人幾近毀滅,他的妻子變成鹽柱。羅得雖然敬拜上帝,卻仍被屬世生活模式吸引,允許自己留戀世俗,環顧自己的生活,我們裡面是否也存在一個羅得?你平常選擇讀什麼樣的書報雜誌讓家人翻閱、點什麼網站讓家人瀏覽?當家人凝望你所凝望的,你能否坦然無懼地表明屬神的聖潔?

即使自認為在面對試探時能站立得穩,也當考量家人的需要,就像羅得在選擇居處時,應慎重考慮家人的安危與救恩。我們的選擇不僅關係自己,也影響身邊的人,如創世記十九章記載,羅得要女婿們離開,說耶和華要毀滅這城,然而他女婿們卻以為他說的是戲言。自我考察,如果屬世的牆垣與敗壞生活攔阻了家人在你身上看見耶穌,那麼該是悔改、拆毀牆垣的時候了。你可以如此禱告:「主啊,求你潔淨我,光照我生命中每個不潔的思想、行為、態度和話語。求你顯明我喜歡哪些不潔事物,求你為我洗淨掉對這些事物的渴望。求你指教我行聖潔的道路,飲你純淨的活泉之水。求你加添我力量,使我能成為我所接觸的人、特別是我家人的聖潔榜樣。耶穌,謝謝你,因你純淨的寶血將我從罪惡中潔淨,使我成為聖潔,阿們。」 (引用經文參考:以弗所書 4:1~2、腓立比書 1:21、帖撒羅尼迦前書 2:12、提摩太前書 4:6) 

不願為家人禱告 

傑克.海福德牧師說:「本質上,禱告就是上帝所救贖的孩子與上帝同工,邁向拯救世人的目標。」使家人得救,最切要的就是禱告,聖經上甚至命令信徒要「不住的禱告」(帖撒羅尼迦前書 5:17);反之,輕忽為家人禱告,很可能正是造成他們生命與上帝阻隔的原因。固然,人人得救是上帝的心意,耶穌為拯救失喪的人而捨命,無可抹煞,然而,如彼得.魏格納書中寫道:「人類的怠惰不能抹煞救恩,但人類的怠惰可能使救恩無法發生在失喪的人身上。」  

儘管如此,家人某些行為、習性和彼此相處上的狀況,如失望、傷害、冷漠、傲慢等情緒和態度,卻可能一塊塊堆砌成不願繼續代禱的城牆,使我們在心灰意冷之下放棄為家人禱告。無論出於任何原因,我們無權放棄為失喪的人禱告,因為這是上帝的永恆心意,而當我們認罪悔改、再度舉起代禱的手,感動就會再度點燃。求主赦免你: 「主耶穌,我很抱歉沒時間向你禱告。我懇求你的聖靈在我裡面幫助我禱告,特別是為我所愛而失喪的家人禱告。求你幫助我在每天禱告的時間裡能夠聽從你,當我禱告時,求你將那要臨到我家人的救恩、盼望與喜樂充滿我。阿們。」 

也為守望禱告的火能被重新挑旺而禱告: 「神的靈啊,求你讓我充滿熱忱能為收割靈魂的莊稼工人禱告,拆毀我不願禱告的牆。求你幫助我即使在灰心、受傷、漠然或被家人拒絕時,仍能為他們禱告。求你以憐憫他們的心充滿我,當我對他們感到絕望時,求你賜我盼望。最重要的是,當我不知如何為他們禱告時,求你使用聖靈幫助我禱告,阿們。」  (引用經文參考:歷代志下 7:14、詩篇 17:6、詩篇 69:13~16 、詩篇 116:1~2、馬太福音 9:38、羅馬書 1:9、羅馬書 8:26~28、以弗所書 6:18、腓立比書 4:6) 

論斷、批評、定罪 在對家人有所不滿的情況下,任意論斷、批評、定罪,會在彼此以及和上帝的關係間築起高牆。定罪表示拒絕,當論斷定罪的時候,就等於是在拒絕那達不到我們要求或不合乎上帝公義的人,而無法以基督的愛觸動他們。拆毀定罪的牆有兩個步驟,你可以用以下話用自羅馬書八章的禱告來幫助自己: 「主耶穌,感謝你藉著在十字架上流出的寶血,挪去我生命中一切的定罪。我宣告我是屬你的,我宣告藉著對你的信心,在我裡面沒有定罪。靠著你的恩典,我領受賜下生命的聖靈,祂以大能充滿我,並破除一切罪惡的捆鎖。耶穌,感謝你愛我,使我也能以你無條件的愛去愛他們,阿們。」 

堅固了自己心之後,更進一步靠主拆毀定罪家人的城牆。以下禱文改寫自哥林多前書十三章,在空白線條部分加上你家人的名字宣告: 「上帝在我裡面並透過我對   的愛是有包容又有恩慈,上帝在我裡面並透過我對   的愛是不嫉妒、不自誇而不張狂。上帝在我裡面並透過我對   的愛是不以己意苛求別人、不焦躁也不計算他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上帝從未放棄我裡面及透過我對   的愛,也從未失去信心,總是在一切景況中存有盼望包容;上帝在我裡面透過我對   的愛永不止息。阿們。」 

本身信心危機 一個傳福音火熱、有果效的使者,必然是信仰堅固的門徒,親自嚐過主恩的滋味,而能夠真實地把自己所經歷的恩典分享出來。你確實了解天國的真理嗎?真心相信耶穌是進入天堂的唯一道路嗎?如果本身存有信心危機、對信仰不冷不熱,又何來迫切傳福音的負擔,更遑論果效? 如果你對自己和耶穌的關係有所懷疑和不信,先禱告堅固自己: 「主耶穌,我承認我的罪和懷疑,懇求你赦免我。求你用你的平安和真理的知識充滿我,求你幫助我解決我的不信。我相信你是道路、真理、生命;你是神的兒子,我相信你為我的神和救主。耶穌,謝謝你,阿們。」 

我們需要聖靈重燃我們成聖的熱心,與為家人信主迫切禱告的心,向主祈求: 「主耶穌,懇求你讓我每天都對天堂和地獄有著清晰的認識,求你將永恆放在我心中。求你將那期盼家人能夠得救的急切之心充滿我,並挪走我面對他們的一切沮喪絕望與不信。主啊,我相信在你沒有難成的事,特別是拯救我的家人。求你將我帶出自我封閉的堡壘,將我帶進信心的領域,讓我告訴他們你奇妙天堂的永生恩賜,阿們。」 

其實,你我就是家人得救的關鍵。帶領家人信主,我們所能憑恃的,絕非自己的能力和方式。哥林多後書 10:3~5:「我們雖然在血氣中行事,卻不憑著血氣爭戰。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 

反省、解決了自我見證對家人信主的影響之後,我們必須進一步思想:「在我們家人的內心中,還有什麼根深蒂固的高牆讓他們無法接受耶穌?」一旦找出答案,我們就能自問:本身該如何成為上帝拆毀牆垣的工具?須要採取什麼行動?當如何禱告? 以下逐次幫助辨識攔阻在家人和上帝之間的城牆,分別找出實用方法,靠真理的靈拆毀,攻破堅固營壘、各樣的計謀及自高之事,以福音大能感動你的家人。 

自我中心 每一道使人遠離耶穌的城牆,都是由罪性所堆砌而成,而罪的中心,就是自我。自我在個人生命中的力量相當強大,它也是求生本能的核心,然而,不計一切想要掌控自己生活與命運的欲望卻足以佔據我們、危及我們與他人、與上帝的關係,成為自私的堡壘,為了捍衛自我而傷害他人。 

然而,耶穌是無私捨己的。唯有先拆毀自我中心的高牆,讓上帝除去石心、賜下肉心,才能照進福音的真光。構成自我中心的城牆的磚塊是驕傲,無論自滿、自我貶低、追求自我實現,只要過度,都是一種驕傲的外顯現象。針對這些現象,有以下拆毀關鍵: 
1.以知足取代貪婪: 貪婪、物質主義與追求屬世財物,使人圍困在自滿的牆內。如何勝過貪婪、自滿,歸讚美與榮耀給神?秘訣就是知足—讓你的家人聽見,你為目前所有的一切讚美榮耀神,無論是多是少;與他們分享上帝是如何成為你的源頭,而非只談論事業或投資。有個好消息值得好好分享,即腓立比書 4:19:「我的神必照祂榮耀的豐富,在基督耶穌裡,使你們所需用的都充足。」 
2.不任由家人自我貶低: 當家人陷入自我貶低、自怨自艾的負面情緒中,不要只一起長吁短歎,而要與他們分享能夠拯救、醫治與釋放的耶穌,給予盼望而非同情,陪同、幫助超越現狀。倚靠愛我們、為我們捨命而後復活的耶穌,我們都是得勝者,而非受害者。 
3.指出真正的良善: 聖經教導我們,要定睛於源頭上帝,而非自我善行。當你與家人分享真理、面對他們的生命,你的眼光是專注在他們所犯的過錯上,還是定睛於上帝的良善?愛能遮掩一切過犯,有一種比善行更崇高也更輕省的生活方式,即跟隨耶穌。 可以每天使用加拉太書 2:20 的經文禱告,求主拆毀家人自我中心的高牆。以下空白處填入你家人的名字: 「主耶穌,我禱告如今不再是   活著,而是你,基督,在   裡面活著。聖靈啊,我懇求祢帶領   認識耶穌的救恩。天父啊,我懇求   在他屬血氣肉體的生命中,能夠倚靠祢,因你深愛   並為他捨命。禱告是奉靠耶穌聖名的大能與權柄,阿們。」 罪咎與羞愧 有些人因為驕傲或內心剛硬而無法承認或看清自己的罪,然而也有些人相反的是羞於過往的犯錯,畏縮在罪咎與羞愧的城牆中,無法體會上帝的愛。 

然而,事實上,耶穌就是為人的罪而捨命。上帝已赦免人們一切的罪;所有罪咎與羞愧,都被耶穌在十字架上流出的寶血所洗淨,而我們,檢討自己對於家人的態度,對於他們的過失,我們是抱以接納,還是把宗教律法條文強壓在他們身上?聖經上說,憐憫是向審判誇勝。我們當如何親近陷溺在罪咎、羞愧之中的家人?唯有寬恕。你可以告訴家人一個好消息:你原諒他們一切的虧欠,耶穌基督也已經釋放了他們。 再以改編自耶利米哀歌 3:22~23 節的經文為家人禱告: 「主的慈愛永不斷絕;祂的憐憫使   不致滅亡。祂對   的信實何其偉大,祂的恩慈每天像晨曦那樣清新。我要說:耶和華是我的分,因此,我要仰望祂對   的救恩!凡等候耶和華,心裡尋求祂的,耶和華必施恩給他。   仰望耶和華,靜默等候祂的救恩,這原是好的。   在年幼負軛,這也是好的。主必不永遠丟棄   。主雖使人憂愁,還要照祂諸般的慈愛為發憐憫。阿們。」 

傷害、憤怒及苦毒 當期待沒有被滿足,人是很容易受傷的,若未妥善處理,傷害會轉為忿怒,造成盤據在心中的苦毒之根,感受不到基督最大的特質—愛。在你家裡,有人因為某些因素、受過教會或基督徒的傷害而累積苦毒情緒嗎?或者,你家人是否因為他們所期待的事情,並未按照他們所期待的時刻或方式顯現而感到忿怒? 對基督徒、教會或上帝感到苦毒忿怒,可能出於各種理由,但無論原因為何,都基於受到傷害。要拆毀這道牆,須先找出傷害的根源,一一釋放採取步驟: 
1.找出傷害的根源: 想想看,你家人受傷的根源,是對於基督徒、教會或者牧師、教會領導人?加以深入了解,並且禱告求聖靈啟示,這是第一步。 
2.直接向你所接觸的對象懺悔彌補: 或許傷害並非由你所造成,然而,基於愛心和代求、互相認罪的原則,你依然可以謙卑懺悔,以基督徒的身分作出彌補,挽回受傷的心。 
3.詢問其他傷害: 要求家人與你分享其他來自主內肢體的傷害,全然敞開傾聽,並代表教會認罪、作見證。 
4.告訴他們誰才是最終受傷的人: 最終受傷的人,往往就是緊抓住傷害不放的那個!鼓勵家人饒恕、放下,向他們指出,忿怒的情緒只會令人更痛苦。在這方面,你可以如此代禱: 「主耶穌,請醫治   受傷的心靈,幫助   從難解的忿怒中放手,並用祢及他人的愛來充滿他。將   從苦毒中拉出,並帶領他到祢面前悔改。以祢的聖靈啟示   ,讓他知道這些未痊癒的傷害、未排解的忿怒,以及苦毒的根源只會帶來毀滅,沒有任何益處,阿們。」 懷疑與不信 最後,帶領家人信主,最重要的不是知識、言語、才智,而在乎聖靈、權能並充足的信心。人心潛藏自我主義、懷疑、不信等罪性,即使知識全備、口才過人的保羅,也無法靠爭辯的方式說服亞基帕信主(參使徒行傳廿六章);誠如他自己所說:「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愛心能造就人。」(哥林多前書 8:1)能夠改變生命的,唯有基督福音,那以生命換生命的主。 過程中,尤其要注意避免爭論。「主的僕人不可爭競,只要溫溫和和地待眾人,善於教導,存心忍耐,用溫柔勸戒那抵擋的人 ; 或者神給他們悔改的心 , 可以明白真道。」(提摩太後書 6:24~26)即使仇敵矇蔽了你的家人,使他們心生懷疑與不信,但是,那在我們裡面的比世界更大!可倚靠神的靈,引用羅馬書 8:26~28 禱告: 「上帝的靈啊,請幫助我的軟弱。我不知應如何禱告。聖靈啊,求祢親自用說不出的嘆息為我禱告。求祢幫助我鑒察所愛卻失喪家人的心,使我照著祢的旨意替他們禱告,因我曉得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我相信我是按旨意被呼召為我失喪的家人禱告,好叫萬事互相效力,成就祢的旨意。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4/24/2008

Apple CEO Steve Jobs 對史丹佛畢業生演講全文-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今天,很榮幸來到各位從世界上最好的學校之一畢業的畢業典禮上。我從來沒從大學畢業過,說實話,這是我離大學畢業最近的一刻。今天,我只說三個故事,不談大道理,三個故事就好。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人生中的點點滴滴如何串連在一起。
我在里德學院(Reed College )待了六個月就辦休學了。到我退學前,一共休學了十八個月。那麼,我為什麼休學?(聽眾笑)這得從我出生前講起。我的親生母親當時是個研究生,年輕未婚媽媽,她決定讓別人收養我。她強烈覺得應該讓有大學畢業的人收養我,所以我出生時,她就準備讓我被一對律師夫婦收養。但是這對夫妻到了最後一刻反悔了,他們想收養女孩。所以在等待收養名單上的一對夫妻,我的養父母,在一天半夜裡接到一通電話,問他們「有一名意外出生的男孩,你們要認養他嗎?」而他們的回答是「當然要」。
後來,我的生母發現,我現在的媽媽從來沒有大學畢業,我現在的爸爸則連高中畢業也沒有。
她拒絕在認養文件上做最後簽字。直到幾個月後,我的養父母保證將來一定會讓我上大學,她的態度才軟化。十七年後,我上大學了。但是當時我無知地選了一所學費幾乎跟史丹佛一樣貴的大學(聽眾笑),我那工人階級的父母將所有積蓄都花在我的學費上。
六個月後,我看不出唸這個書的價值何在。那時候,我不知道這輩子要幹什麼,也不知道唸大學能對我有什麼幫助,只知道我為了唸這個書,花光了我父母這輩子的所有積蓄,所以我決定休學,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當時這個決定看來相當可怕,可是現在看來,那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好的決定之一。(聽眾笑)當我休學之後,我再也不用上我沒興趣的必修課,把時間拿去聽那些我有興趣的課,這一點也不浪漫。
我沒有宿舍,所以我睡在友人家裡的地板上,靠著回收可樂空罐的退費五分錢買吃的,
每個星期天晚上得走七哩的路繞過大半個鎮去印度教的 Hare Krishna 神廟吃頓好料,我喜歡Hare Krishna神廟的好料。就這樣追隨我的好奇與直覺,大部分我所投入過的事務,後來看來都成了無比珍貴的經歷 (And much of what I stumbled into by following my curiosity and intuition turned out to be priceless later on )。
舉個例來說。當時里德學院有著大概是全國最好的書寫教育。校園內的每一張海報上,每個抽屜的標籤上,都是美麗的手寫字。因為我休學了,可以不照正常選課程序來,所以我跑去上書寫課。我學了serif 與 sanserif字體,學到在不同字母組合間變更字間距,學到活字印刷偉大的地方。書寫的美好、歷史感與藝術感是科學所無法掌握的,我覺得這很迷人。我沒預期過學這些東西能在我生活中起些什麼實際作用,不過十年後,當我在設計第一台麥金塔時,我想起了當時所學的東西,所以把這些東西都設計進了麥金塔裡,這是第一台能印刷出漂亮東西的電腦。如果我沒沉溺於那樣一門課裡,麥金塔可能就不會有多重字體跟等比例間距字體了。又因為 Windows抄襲了麥金塔的使用方式(聽眾鼓掌大笑),因此,如果當年我沒有休學,沒有去上那門書寫課,大概所有的個人電腦都不會有這些東西,印不出現在我們看到的漂亮的字來了。當然,當我還在大學裡時,不可能把這些點點滴滴預先串連在一起,但在十年後的今天回顧,一切就顯得非常清楚。
我再說一次,你無法預先把點點滴滴串連起來;只有在未來回顧時,你才會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
所以你得相信,眼前你經歷的種種,將來多少會連結在一起。你得信任某個東西,直覺也好,命運也好,生命也好,或者業力。這種作法從來沒讓我失望,我的人生因此變得完全不同。
(Jobs 停下來喝水)我的第二個故事,是有關愛與失去。我很幸運-年輕時就發現自己愛做什麼事。 我二十歲時,跟Steve Wozniak 在我爸媽的車庫裡開始了蘋果電腦的事業。 我們拼命工作,蘋果電腦在十年間從一間車庫裡的兩個小夥子擴展成了一家員工超過四千人、市價二十億美金的公司,在那事件之前一年推出了我們最棒的作品-麥金塔電腦( Macintosh ),那時我才剛邁入三十歲,然後我被解僱了。我怎麼會被自己創辦的公司給解僱了?(聽眾笑)嗯,當蘋果電腦成長後,我請了一個我以為在經營公司上很有才幹的傢伙來,他在頭幾年也確實幹得不錯。可是我們對未來的願景不同,最後只好分道揚鑣,董事會站在他那邊,就這樣在我 30 歲的時候,公開把我給解僱了。
我失去了整個生活的重心,我的人生就這樣被摧毀。有幾個月,我不知道要做些什麼。我覺得我令企業界的前輩們失望-我把他們交給我的接力棒弄丟了。我見了創辦HP的 David Packard跟創辦Intel 的Bob Noyce,跟他們說很抱歉我把事情給搞砸了。我成了公眾眼中失敗的示範,我甚至想要離開矽谷。但是漸漸的,我發現,我還是喜愛那些我做過的事情,在蘋果電腦中經歷的那些事絲毫沒有改變我愛做的事。雖然我被否定了,可是我還是愛做那些事情,所以我決定從頭來過。當時我沒發現,但現在看來,被蘋果電腦開除,是我所經歷過最好的事情。 成功的沉重被從頭來過的輕鬆所取代,每件事情都不那麼確定,讓我自由進入這輩子最有創意的年代。接下來五年,我開了一家叫做 NeXT 的公司,又開一家叫做 Pixar的公司,也跟後來的老婆( Laurene)談起了戀愛。Pixar接著製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電腦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 Toy Story),現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動畫製作公司(聽眾鼓掌大笑)。然後,蘋果電腦買下了 NeXT,我回到了蘋果,我們在 NeXT發展的技術成了蘋果電腦後來復興的核心部份。我也有了個美妙的家庭。 我很確定,如果當年蘋果電腦沒開除我,就不會發生這些事情。這帖藥很苦口,可是我想蘋果電腦這個病人需要這帖藥。有時候,人生會用磚頭打你的頭。不要喪失信心。我確信我愛我所做的事情,這就是這些年來支持我繼續走下去的唯一理由( 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你得找出你的最愛,工作上是如此,人生伴侶也是如此。你的工作將佔掉你人生的一大部分,唯一真正獲得滿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偉大的工作,而唯一做偉大工作的方法是愛你所做的事(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如果你還沒找到這些事,繼續找,別停頓。盡你全心全力,你知道你一定會找到。而且,如同任何偉大的事業,事情只會隨著時間愈來愈好。所以,在你找到之前,繼續找,別停頓。
(聽眾鼓掌,Jobs 喝水)我的第三個故事,是關於死亡。當我十七歲時,我讀到一則格言,好像是「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就會輕鬆自在。( 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 )」(聽眾笑)這對我影響深遠,在過去33 年裡,我每天早上都會照鏡子,自問:「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後一日,我今天要做些什麼?」每當我連續太多天都得到一個「沒事做」的答案時,我就知道我必須有所改變了。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面臨重大決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方法。 因為幾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的名聲、所有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都消失了,只有最真實重要的東西才會留下(Remembering that I'll be dead so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I've ever encountered to help me make the big choices in life. Because almost everything - all external expectations, all pride, all fear of embarrassment or failure - these things just fall away in the face of death, leaving only what is truly important )。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所知避免掉入畏懼失去的陷阱裡最好的方法。 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理由不能順心而為。一年前,我被診斷出癌症。我在早上七點半作斷層掃描,在胰臟清楚出現一個腫瘤,我連胰臟是什麼都不知道。醫生告訴我,那幾乎可以確定是一種不治之症,預計我大概活不到三到六個月了。醫生建議我回家,好好跟親人們聚一聚,這是醫生對臨終病人的標準建議。那代表你得試著在幾個月內把你將來十年想跟小孩講的話講完。那代表你得把每件事情搞定,家人才會盡量輕鬆。那代表你得跟人說再見了。我整天想著那個診斷結果,那天晚上做了一次切片,從喉嚨伸入一個內視鏡,穿過胃進到腸子,將探針伸進胰臟,取了一些腫瘤細胞出來。我打了鎮靜劑,不醒人事,但是我老婆在場。她後來跟我說,當醫生們用顯微鏡看過那些細胞後,他們都哭了,因為那是非常少見的一種胰臟癌,可以用手術治好。所以我接受了手術,康復了。(聽眾鼓掌)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時候,我希望那會繼續是未來幾十年內最接近的一次。經歷此事後,我可以比先前死亡只是純粹想像時,要能更肯定地告訴你們下面這些:沒有人想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著上天堂。(聽眾笑)但是死亡是我們共同的終點,沒有人逃得過。這是註定的,因為死亡很可能就是生命中最棒的發明,是生命交替的媒介,送走老人們,給新生代開出道路。現在你們是新生代,但是不久的將來,你們也會逐漸變老,被送出人生的舞台。抱歉講得這麼戲劇化,但是這是真的。你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生活裡。不要被教條所侷限--盲從教條就是活在別人思考結果裡。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的心聲。最重要的,擁有追隨自己內心與直覺的勇氣,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聽眾鼓掌)
在我年輕時,有本神奇的雜誌叫做《Whole Earth Catalog 》,當年這可是我們的經典讀物。那是一位住在離這不遠的 Menlo Park 的Stewart Brand發行的,他把雜誌辦得很有詩意。那是 1960年代末期,個人電腦跟桌上出版還沒出現,所有內容都是打字機、剪刀跟拍立得相機做出來的。雜誌內容有點像印在紙上的平面Google ,在Google 出現之前 35年就有了:這本雜誌很理想主義,充滿新奇工具與偉大的見解。Stewart跟他的團隊出版了好幾期的《 Whole Earth Catalog》,然後很自然的,最後出了停刊號。當時是 1970年代中期,我正是你們現在這個年齡的時候。在停刊號的封底,有張清晨鄉間小路的照片,那種你四處搭便車冒險旅行時會經過的鄉間小路。在照片下印了行小字: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Stay Hungry , Stay Foolish)。 那是他們親筆寫下的告別訊息,我總是以此自許。 當你們畢業,展開新生活,我也以此祝福你們。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非常謝謝大家。(聽眾起立鼓掌二分鐘)
( 感謝馬偕林炫沛醫師分享發人深省好文章 ) 416 08

3/10/2008

觸愛團契96第二學期聚會內容

日期
聚會內容
主領
2/20
茶會「大學生涯規劃」

2/27
專題「溝通與人際關係」

3/05
福音專題「寬恕的藝術」

3/12
電影欣賞

3/19
專題「認識同性戀」
齊明
3/26
專題「大學生的理財觀」

4/02
福音專題「耶穌為什麼到世上來」
陳克杕牧師
4/09


4/16
期中考週暫停

4/23
電影欣賞

4/30
專題「蓮花的教義(認識佛教)」
黃文雄院長
5/07
茶會「最好的朋友」

5/14
專題「當男孩遇上女孩」

5/21
福音專題「聖經與文學」

5/28
專題「面對生活的困境」

6/04
福音專題「愛與接納」

6/11


6/18
期末考週暫停

962觸愛行事曆

魔鬼代言人

這週團契看的影片「魔鬼代言人」,有許多值得分享的地方,順便分享一個在心靈小憩上的文章。

電影「魔鬼代言人」(Devil's Advocate)內容簡而言之,是說及一個律師遭逢邪惡勢力的故事。(Advocate一語雙關,既有『擁護者』之意,又有『律師』之意:律師成為魔鬼的代言人。)但這部電影有非常強的基督教背景,也因此,很多人看完這部片子,會不知如何找出這部電影的key。以下就是這部電影最重要的幾個角度:

1.邪惡勢力顯然是一個客體,人必須與其遭遇並相抗。2.當人與邪惡勢力相抗時,人會發現他其實同時是在與自己內在的邪惡相抗。這是內心幽暗與外在邪惡深淵的互動,最終,人自己成為自己的敵人。3.邪惡勢力引逗人對邪惡做出回應,邪惡勢力自身並不把人當成敵人,他的敵人是上帝。4.在這遭遇戰中,人的「自由意志」扮演了非常關鍵的角色。

  現在我們就從這四點key來出發,談談「魔鬼代言人」這部電影的主旨。

1.人的自由意志

  魔鬼與奇努李維最後對話中,說出「自由意志是很麻煩的」。這說出基督教信仰的中心思想,就是上帝與魔鬼,都尊重人的自由意志,他們從不用阻止人的自由意志的方式來做事。

  但魔鬼在某個地方曲解掉自由的含意,讓人跌入陷阱。扮演魔鬼的艾爾帕西諾說,當初上帝創造那麼誘人的果子,卻「讓人可以看、卻不能摸不能嚐」,這是上帝的遊戲,祂冷眼旁觀,等人犯罪時祂就嘲笑。

  但這只是對「自由」含意的不同理解。魔鬼告訴人的自由是:你應當什麼事都可以作,盡己所愛的去作。上帝期望人擁有的自由是:我什麼事都有最大的自由可以作,但我也有一種自由—就是我有能力不去作某些事。這才是上帝給人百分之九九的「可以」,與百分之一的「不可以」,這背後的自由真義。上帝的自由定義,是「更自由的」,但魔鬼曲解它。

  其實我們觀察歷史,我們會發現世界與社會的亂象,真的都是來自沒有能力去抗拒不該做的事。光是看這個網路社會,網路社會的混亂,不管是色情或言論暴力...,亂象是來自大家作了可以做的事?還是亂象來自有些人無法制止自己去作「不該作」的事?然後我們發現,當不該作的事作出來,很多人根據的理由都是:因為這是我的自由!!我有行動的自由和發表文字的自由。

  這就是為什麼魔鬼說:「你看到,卻不能摸不能嚐!」魔鬼把那「我有能力不去作」的自由遮掩掉了,人也如此遮掩著自己已不再擁有的「我應當有能力不去作」的自由。

2.關於「虛榮」的內心幽暗。

  魔鬼說,「虛榮」,是他最喜歡的原罪。這也是有基督教信仰根據的。

  當初魔鬼試驗人類,就是說如下的話:「難道上帝真的這樣說....?(先啟動人的會懷疑上帝的內心幽暗)。

  再來的確是涉及「虛榮」:「其實結果不一定像上帝說的那樣....其實結果是,你們就會像神一樣...。」「像神一樣」正是虛榮的面貌之一,而當今,有更多「像神一樣」的面貌。簡而言之,就是「權能」,人要權能,如果政治可以擁有權能,便涉入政治,如果金錢可以、如果某種社會地位可以、如果知識可以....,虛榮依附所有的事物而存在,因為它是人心深處的幽暗。

  「魔鬼代言人」這部電影最讓人震撼的,就是奇努李維最終勝過了,他決定用自殺來解決一切,魔鬼彷彿是失敗了。突然鏡頭一轉,回到電影最初的場景,奇努李維站在洗手台前,面對著即將走入「虛榮」的抉擇時刻,奇努李維是如此的高興他可以重新來一遍,因此他擁抱妻子,並面對這一生第一次作律師為正義而主動選擇失敗!(此刻,他的確擁有了不去作某事的自由!)我們會以為奇努李維終於成了英雄。

  沒想到,當記者告訴他「我會因你這為正義而犧牲自己形象的舉動,把你捧紅!」,奇努李維又跌入陷阱,而記者的臉也於此時變成魔鬼艾爾帕西諾的臉,魔鬼又說:「虛榮是我最愛的原罪。」

  這正是導演最厲害的地方。邪惡勢力與內心幽暗的相抗,永遠不會終止。你抗拒這條路,並不是表示你走的另一條路上沒有陷阱。

  導演兩次特寫的鏡頭「奇努李維的戒指」,正指向虛榮的無所不在!而導演也非常正確的指出一點:像我們這樣平凡、但渴望光明的人,若被帶領站在世界之頂,我們絕大部份都不會出賣自己的靈魂。但是,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我們卻在很多小小的抉擇上,不斷妥協。對奇努李維而言,他只想保持作律師「不敗」的紀錄!而艾爾帕西諾說:「我讓你享有能力,但是我會消除你的罪惡感。」

  是小小的事件、小小的抉擇,但仍舊擁有「抗拒不了虛榮」的實質,並罪惡感的漸漸失去,最終演變成大惡!這才是test最嚴厲的地方!

  至於因虛榮而導致的毀滅,包括愛情婚姻與快樂生活的毀滅、或自私冷漠,關於這部份,我比較覺得「魔鬼代言人」的劇情處置,跟其他電影差別不太大,就略過不提!

3.上帝在玩遊戲嗎?

  魔鬼跟奇努李維說,上帝定下規矩,然後冷眼旁觀,等人犯錯後嘲笑!其實上帝自己一樣涉入了這個「真自由」的爭戰中,祂進入人類歷史,主動限制了自己的自由。

  一次就是面對魔鬼最喜歡的試探(test,這字在電影中出現很多次!)。魔鬼帶耶穌上最高的山頂(記不記得,魔鬼代言人電影中,有好幾次艾爾帕西諾帶奇努李維上大樓高頂,往下俯視,紐約城市的鏡頭?導演用這方式來指陳永恆的test。),魔鬼把世上萬國與萬國榮華都指給他看,對他說,「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這一切都賜給你!」耶穌答以:當敬拜上帝,單要事奉上帝。

  上帝涉入歷史,並經過同樣要面對的test,即使上十字架時,仍面對test,有人大聲問他:「如果你是神的兒子,你就從十字架上下來。」

  其實這些test,仍舊跟虛榮有關,只是耶穌用了「真自由」——我有能力不去作——來面對這些test。

  上帝不是在玩遊戲,他渴望人擁有真正的自由,但是人最終失去了,因此上帝涉入,以十字架事件,重新讓人得到真自由。十字架事件是一個苦行,魔鬼知道,因此耶穌一直也受到「不要上十字架」的試探,而十字架事件的確意味著,上帝不僅沒有冷眼旁觀,他涉入、並因此受苦。

4.天國的子民

  電影最終,艾爾帕西諾跟奇努李維的對話中,不停出現「天國的子民」這幾句話。這也是有基督教背景的。在基督教信仰中,人區分成兩種國度的子民,一個是天國的子民,也就是「神的兒子」;一個黑暗勢力轄管下的子民。

  正因為如此,導演刻意安排到最後,奇努李維發現自己竟然是艾爾帕西諾的兒子(也就是黑暗之子的暗喻),奇努李維必須以自己的自由意志面臨抉擇,要不就是結束自己的生命好終止父子關係,要不就是選擇走向黑暗。

  我們都知道奇努李維抉擇自殺,但回返最初面對正義抉擇之點,勝過「不敗記錄保持人」的陷阱後,他開始要面對另一條路上的陷阱。(這就變成是一個說不完的故事了,或許你可以自己往下編寫)。自殺正是透過死亡終止父子關係的方式。

  這也是十字架事件的核心含意:上帝自身選擇了死亡,讓人透過與祂生命的連結,也死了,然後上帝戰勝死亡,人也因著與祂生命的連結,新生了,從此不再是黑暗之子,而是真正的「天國的子民」。父子,在電影中是個「暗喻」,但的確掌握住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基督徒又將此轉變稱為「出死入生」、「新生命」、..等等。關於「天國的子民」,聖經上有一句話是這樣解釋的:「..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

  關於「魔鬼代言人」的暗喻含意,我想就先談到這裡,希望多少能回應到最近大家(電影版)對此議題的討論。

  最後只簡單提一下,關於奇努李維的律師角色,奇努李維曾問及艾爾帕西諾,何以向律師挑戰?艾爾帕西諾說,因為律師最接近生活,當然這是很重要的角度,不過,律師扮演「正義使者」,不斷處理「罪惡」也是不可忽略的一個重點。正是因為這樣,律師面對自身心靈的邪惡幽暗才會有這麼強的震撼力量,他的虛榮,使「正義」變成「魔鬼的代言人」)。

  此外,艾爾帕西諾說「才是真正的人道主義者,因為我滿足人的一切需要!!二十世紀是我的世紀!!」這多少諷刺了「滿足人一切需要」,正像「擁有自由」一樣,是二十世紀最大的弔詭。

  關於這點,應當是所有希望自己「活的很正義」「是個人道主義者」——包括你我——的人,都可以自我反思的地方吧?在什麼情況下,我們也戴上戒指,成為魔鬼的代言人了呢??

1/31/2008

穿越曼谷市場的火車

全新超優值 庭園套房出租
觀看照片--
照片一:庭院外觀
照片二:房子內景
照片三:房子內景
照片四:樓梯大門
1. 三十坪庭園綠化造景,幽雅宜人,高級民宿般享受。
2. 近慈濟、太昌三角市場、郵局、統冠,生活機能優,交通方便,鬧中取靜。
3. 專人定期維護(免管理費),品質有保障。
4. 安全第一,住的安心
-- 大門磁卡進出,24小時攝影保全監控系統(保護人身與愛車)。
-- 每戶房門為高級硫化銅門,附貓眼、防盜安全鎖(拴)。
-- 紅外線感應燈,緊急照明設備。
5. 品質超優,處處用心
-- 水泥隔間,每戶皆有大型對外窗(附紗窗,高級窗簾),通風採光一級棒。
-- 所有燈具為最新式BB燈,安全明亮又省電。
-- 停車與曬衣空間。
6. 設備超值,民宿享受
-- 全新個人配備:
液晶電視、冷氣、冰箱、歐風鄉村實木床組衣櫃、高級彈簧床、
古典實木書桌、人體工學皮椅、獨立超音速省電安全熱水器
(安全無慮、省電、絕不忽冷忽熱)。
-- 附加免費設備:
專線專用寬頻網路、第四台、變頻洗衣機(省電靜音)。
7. 價格合理,另有優惠
-- 包水,不包電(每戶獨立電表)。
-- 每月4500起,團體承租(4人以上),房租另有特惠。
8. 歡迎聯絡,參觀比較
-- 顧及房客權益,維護居住品質,房東會慎選房客,僅限學生、公教人員、正職者。
-- 聯絡電話:0933-482-104
0932-523-131
03-835-0213 王小姐
-- 自租非仲介,仲介請勿擾。